久等了, 我们来了……
出处: 发布时间:2020-09-30 14:48:32

2020-2021学年第一学期图书馆开馆通知

 

为了严格落实教育部、北京市以及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,依照学校有关开学指示,经馆务会研究决定,定于2020916日正式开馆。鉴于疫情防控要求,特做如下规定:

 

一、入馆前检测体温

所有入馆人员需进行体温检测,体温高于37.3度的读者将被禁止入馆,并根据学校相关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上报。

 

二、严格执行入馆“实名制”

图书馆将对所有入馆人员进行身份验证。

1. 本校教职工和学生

持教工卡、学生卡的读者,通过查验后方可入馆。对于丢失学生卡的学生,应持学生证及安稳处开具的学生卡丢失证明进行登记(含本人手机号,以备查)后方可入馆。

2. 校外培训人员

由学校主办方专人负责组织,每位学员佩戴培训证并出示北京健康宝(绿码),集体进出馆。

3. 持“消费卡”的人员

由于“消费卡”受众面较广,入馆信息不具备可追溯性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,故原则上执行“非必须不入馆”。如必须入馆,需持学校卡务中心开具的持卡证明、本人身份证以及所服务(工作)单位出具的“进馆函”(要求学校归口主管单位出具并签字、盖章)进行身份核验登记(含本人手机号),并出示北京健康宝(绿码)方可入馆。

4. 校外访客

执行校外访客入校申请审批程序。

对于伪造和冒用他人证件入馆人员,一经查实即没收入馆时所持证件并报送学校安稳处处理。如果涉及到学生,将同时报送学生处和相关学院进行处理。

 

三、严格实行入馆限流措施

根据北京市要求,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人员限流措施。

1. 每日入馆人数最高限流为500,入馆人数达到上限时,将暂停读者入馆。

2. 读者入馆时须在查验证件后领取“图书馆入馆卡”离馆时必须将“图书馆入馆卡”交回并携带好个人物品方可出馆。

3. 对于有意折损或藏匿“图书馆入馆卡”的行为将追究当事人责任,并通知学生处及相关学院。对于卡片遗失者将进行严格登记,并计入“不良记录”,对于出现丢失累计2次者,将限制7天不得进入图书馆。

 

四、按照指定阅览区域就坐

读者入馆后,须按照指定区域、在阅览桌“对角线”方位就座,人与人之间活动间距尽量保持在1.5米以上。

1. 设置相对固定阅览区域

依据北京市《入校检查要点》中对图书馆的要求,图书馆对各学院读者在图书馆的就读区域和位置进行了统筹安排,做到相对固定,并在每个区域设立了标识,读者入馆后请在指定区域就坐。根据图书馆藏书布局和实际各层座位数量,阅览就读区域划分如下:

二层:

经济管理学院

三层:

南侧就读区为:国际学院

北侧和东侧就读区为: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

四层:

南侧就读区为: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    

北侧和东侧就读区为:动物科学技术学院   

五层:

南侧就读区为:园林学院

东侧就读区为: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

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

植物科学技术学院

2. 没有进行有效间隔的区域,暂不对读者开放。

 

五、服务时间和内容的调整

1. 根据相关疫情防控要求,开馆时间设定为8点至晚9

2. 调整借阅规则,适当延长借阅期限。

3. 推荐读者尽量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文献资源。图书馆也将努力拓展更多网上在线服务方式,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。

4. 鉴于疫情防控对图书消杀的要求,读者自助还书将在一楼大厅南侧的“自动借还系统设备”上进行。

 

疫情防控期间读者须知

1. 读者入馆后,需全程佩戴口罩,对于经提醒而拒不佩戴口罩累计3次者,将列入“不良记录”,通知相关学院和学生处,并限制7天不得进入图书馆。

2. 严禁携带食品进入图书馆

3.读者须在所属就读区域选择具有安全隔断的阅览桌“对角线”方位就坐,杜绝占座行为。

4.读者应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查验、检查等工作,按标识自觉单向进出馆,并保持一米以上间隔,避免聚集性活动。

5.基于疫情防控要求,读者所有个人物品(含书本等)在本人离馆时必须携带出馆,馆内读者达到限流上限时不能入馆取物品。不得占用存包柜或者将个人物品藏于馆内,一经发现,将追究当事人责任。由此造成的个人损失,由当事人自行承担。

 

七、其他措施

1. 根据教育部、北京市以及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,图书馆会随时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整。

2. 如工作人员或读者出现疑似感染症状,图书馆将根据学校相关疫情防控要求,立即上报相关疾病防控部门,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。

 

图书馆

202093 


上一条:智慧芽(PatSnap)专利检索数据库开通试用 下一条:图书馆为您推荐“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提升”系列公益讲座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