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图书馆杂志的记载,“世界读书日”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:

在很久以前,一位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之中,勇士乔治自告奋勇孤身前往深山拯救公主,最终乔治战胜了恶龙,将公主解救出来。为表达谢意,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,从此书本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。
于是,4月23日就成为了“圣乔治节”。在节日期间,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。这是一段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美丽传说,也是4月23日“世界读书日”的来源。
199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4月23日定为“世界读书日”,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。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:“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,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,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,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,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,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、文化、科学思想大师们,都能保护知识产权。”
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,耕读传家、诗书继世的思想源远流长。2014年2月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说,“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,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。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,让人得到智慧启发,让人滋养浩然之气。” 2015年3月,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首次提到要在中国倡导全民阅读、建设书香社会。
“阅读是一种爱好,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”
“智者阅读群书,亦阅历人生”。说到底,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、垃圾信息泛滥的时代,我们正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。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,还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。
“阅读是个魔法棒,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变成享受的时刻。”
读书,是人类最古老的习惯之一。把先贤几十年的智慧思想集中在一个读者身上去感受,把过去无数人得来的经验教训朝夕之间尽数得之,如此这般,阅读当真是人类最好的天赋。相比起往年,今年处于疫情后的人们更需要书籍的慰藉,更渴望与有趣的灵魂深度沟通。在这个因为疫情被宅在家里心情容易烦躁的特殊时期,不妨放下手机,品味书香,利用好“宅家”时间多读书、读好书。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?罗兰所言:“和书籍在一起,你永远不会叹气。”
在2020年4月23日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希望大家有好书陪伴,让阅读成为习惯,让你不再孤单!
在这一天,打开一本好书,从此开始阅读的习惯;在这一天,登录一个读书网站,开启另一种阅读的方式;在这一天,让一个声音时刻提醒自己:“今天,你读书了吗?”